中新网上海11月26日电 (记者 李佳佳)《2021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26日在上海发布。报告指出,从中国城市休闲化程度综合发展水平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重庆排名前五位。这一排名也与上述省市在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排名相符合,体现了经济与休闲互动发展的和谐特征。
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和甯波進入城市休閑化指數評價排名第六至第十名,表明這些城市休閑化發展的和諧性、均衡性也比較顯著,所以能夠成爲中國城市休閑化發展的領先城市。
需要指出的是,甯波是11年來首次進入前十的排名,是除深圳以外,第二個跨入前十排名的計劃單列市。而海口、呼和浩特、拉薩、銀川和西甯位列綜合排名的後五位,反映了這五個城市在城市休閑化發展的整體性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與明顯差距。
《2021中國城市休閑化指數報告》由上海師範大學休閑與旅遊研究中心和華東師範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休閑研究中心共同組成的《中國城市休閑化指數》課題組聯合編制與發布。本報告是課題組自2011年公開發布的有關中國城市休閑化指數以來的第11份報告,也是目前中國有關休閑城市建設測度方面延續時間最長、最權威的研究報告。
《2021中國城市休閑化指數報告》立足于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的現狀,從經濟與産業發展、休閑服務與接待、休閑生活與消費、休閑空間與環境、交通設施與安全等五個方面的43個指標,對列入監測的27個省會城市、4個直轄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共計36個城市休閑發展的現狀進行測度與分析。納入監測的36座城市,合計人口爲36912.76萬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26.37%;合計面積爲528741平方公裏,約占全國總面積的5.51%;合計國內生産總值爲396320.63億元,約占國內生産總值(GDP)的39.01%。
顯然,36座城市休閑化指數對于全國範圍內城市休閑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與示範效應,希望借此爲中國十四五期間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閑城市和旅遊休閑街區建設,以及未來的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與思考。
通過報告可以看出,總體來看,中國城市休閑化發展水平整體在提升,國家在休閑、文化、旅遊等領域的産業政策實施效果明顯;其次,從城市休閑化發展的五個維度看,各個城市彼此之間的差距還是比較明顯,反映出我國城市休閑化過程的不平衡性、複雜性與多樣性。
而從區域層面看,現階段中國東部地區的城市休閑化水平依然處于領先狀態,中西部地區相對滯後,呈現出由東向西遞減的分布格局,與中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空間分布格局大致吻合。值得注意的是,“東部領先、中部崛起、西部趕超”,正在成爲後小康時代中國城市休閑化發展的一個新格局。尤其是在城市休閑化發展新的趨勢中,西部地區更值得關注。
從城市規模和能級比較看,規模越大,能級越高,城市休閑化發展優勢越顯著,越有可能從消費端增加對休閑舒適物的需求,進而導致多種類型休閑舒適物的集聚,最終給人口更加集聚的城市帶來更大的多樣性休閑福利。排在前五位的都屬于中國的超大型城市,排在後五位的城市中,1個是I型大城市,3個是II型大城市,1個是中等城市。顯然在目前階段,城市規模和能級可能是影響城市休閑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條件,或許是當前中國城市休閑化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常態。(完) 【編輯:黃钰涵】